本学年“北大精华讲座”圆满落幕
发布人:梁洁  发布时间:2018-04-03   浏览次数:755

6月7日,在现场1300名同学热烈的掌声中,本学年天华学术讲师团“北大精华讲座”系列活动圆满落幕!在过去的这一学年里,“北大精华讲座”走进晖华楼大礼堂,面向全校同学开展了7轮14场高水平的学术讲座,累计听众超过18000人次,“北大讲座”已成为天华校园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根据2016年1月5日董事长在推进教育国际化专题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学校围绕打造“文化天华”、营造更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这一战略目标,组建了“天华学术讲师团”,由副校长龚春蕾任团长,党委副书记许岳任副团长,组织全校资深教授、教学名师,以《北大讲座精华集》内容为蓝本,将近年来北大开设的前沿学术讲座内容消化吸收,结合天华的校情学情,面向全校同学进行宣讲,自2016年春季学期起试运行,受到了校内师生的一致欢迎。2016年秋季学期,随着晖华楼大礼堂的落成,“北大精华讲座”也登上了更大的舞台,每一次讲座都吸引了千余名来自不同学院、专业的同学前来听讲,无论严寒酷暑,只要有讲座的日子,晖华楼大礼堂总是灯火通明,座无虚席。

在2016年秋季学期,通识教学部主任聂晓晶、健康学院院长祝亚平、语言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再阳三位老师先后登台,为同学们带来了《读书与做人》《爱因斯坦:一个天才的精彩人生》和《盛唐气象与诗仙李白》3个主题共6场讲座,在期末通识学院所作的问卷调查中,所有讲座都获得了同学们点赞好评。

(上学期讲座现场)

本学期,学术讲师团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在讲座选题和讲座形式上进行了数次研讨,努力找准学生感兴趣的讲题,并尝试更加新颖的讲授模式,为全校师生带来不一样的听讲体验。

3月1日和3月15日,校监、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史文老师作为本学期首位主讲,为来自各学院的同学们带来了两场题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智慧结晶》的学术讲座,史老师将自己多年来的佛教文化研究成果与“一带一路”的社会热点主题相结合,讲述了古今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融合汇通的历程,拓展了同学们的国际化视野。

(史文老师讲座现场)

4月5日和4月12日,副校长、通识学院院长龚春蕾老师的讲座主题为《北大故事北大人》,本轮两场讲座一改传统的“一言堂”讲授形式,引进了今年火遍大江南北的央视“朗读者”节目形式,邀请了由教师、学生和校外嘉宾组成的“天华好声音”团队,选取百年北大历史上典型的名人、名篇,以主题演讲穿插嘉宾朗读的形式向听众们全景呈现了百年名校的风貌,使2000多位听众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大学精神,明确了一名当代大学生的使命。

(龚春蕾老师讲座现场)

5月3日和5月10日,校党委副书记许岳老师紧扣毕业季主题,推出了《让智慧之光穿透四年——谈大学生活的选择之重》专题讲座,分享了自己和身边优秀人士的学习经历,以存在主义哲学的眼光审视人生,旨在启发同学们反思大学生活,培养独立自主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自己的未来,乃至对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起责任。

(许岳老师讲座现场)

5月24日和6月7日,本学年最后一轮讲座由管理学院院长程葆青老师主讲,与之前三位主讲人所在的“文化”“大学”“人生”课题组不同,程老师所负责的“经济”课题组更加着眼于日新月异的当代生活,这一讲的主题《走近大数据、走近数据文化》向来自各专业的同学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数据”的来龙去脉,从一个经济学科研究者的角度揭示了数据文化对未来经济生活的影响,无论是从哪一个学科的同学,在今后的工作中都会与“大数据”打交道,因此这样的讲座深受各专业同学的青睐,也体现了天华通识教育立足“专通雅”,全程全覆盖,课内外联动的教育理念。

(程葆青老师讲座现场)

天华学术讲师团“北大精华讲座”由通识学院通识教学部负责组织协调工作,讲师团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董事会和学校领导的关怀与指导,也离不开学保处、资产设备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相信,在各单位的通力配合下,“文化天华”的品牌必将做优、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