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5日晚,本学期天华学院“经典导读系列讲座”在日阶402室开讲。本次讲座由国学院、通识教学部聂晓晶老师主讲,主题为“阅读点亮心灵,智慧照耀人生——《哲学与人生》导读”。
聂老师首先为在座的同学讲解了什么是经典以及阅读经典的意义,并介绍了天华学院要求同学们阅读的30部经典名目,本场讲座所选取的《哲学与人生》也在这30部经典当中,其作者傅佩荣先生是当代国学大师,台湾大学哲学教授,曾经于2008年来天华学院讲学。
聂老师的讲座围绕“哲学是什么”“人生有什么意义”“哲学有什么用”“哲学怎么学”四个问题展开。讲座中,首先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同学们列举了对“哲学”认识和看法,同学们积极参与,给出了很多答案:哲学是智慧、哲学是世界观、哲学是一种科学等等。在同学们答案的基础上,聂老师对哲学的概念作了概括:哲学是对于人生的反思。
此后,聂老师通过联系实际,举一反三的方法,打消了同学们对哲学术语的恐惧。通过解读傅佩荣教授的《哲学与人生》,聂老师指出人的行为分为“身体”、“心智”和“精神”三个层面,而哲学是一种精神科学,关注人的安身立命的根本,关注人生的幸福。聂老师通过现场问答,以恋爱为例,使同学们明晰了“身体”、“心智”和“精神”三类活动的差异,并指出人生的幸福感来自于精神或灵魂的自足,只有破除自我中心,关怀他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在讲座的末尾,聂老师以老子的“有生于无”作总结,指出人类的伟大,正在于人类对死亡的认知,死是生的逻辑前提,所以我们才有时间的概念,才会珍惜眼前的宝贵时间,努力学习,使人生不断丰富完善。
此次讲座是本学期经典导读系列讲座的第一讲,在讲座前一天,短短20分钟内,200张入场券一抢而空,天华学子对学术的热情可见一斑。讲座过程中,现场同学积极参与互动,讲座结束后依然有很多同学围着老师交流,久久不愿散去,甚至在深夜,依然有同学通过微博互动的方式交流听后的感受。
【聂晓晶老师讲座语录汇总】
1、冯友兰先生说,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同样是90后,连巴神都在思考人生,我们各位同学难道不应该多留点时间反思一下自己的人生吗?
2、我们平时的思考基本上都是在关注外界,比如大家现在心里想:这个讲座什么时候结束?结束了我是吃点夜宵呢,还是回寝室上上网?这不是反思。年轻人什么时候会反思,大多都是失恋的时候,反思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反思自己是否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但是我要奉劝大家,失恋的时候倒不必反思太多,爱你的人会包容你的过失,爱不存在了,你总结的经验教训也不顶用,还是平时多多反思吧。
3、判断成功人士的五大标准:1、没有名片;2、自己不开车;3、衣服没商标;4、经常在郊区活动;5、包里现金很少。根据这些个标准,我绝对是一个成功人士:没有名片;自己不开车——也买不起;衣服没商标——杂牌;经常在郊区活动——所以我现在在这里讲课;包里现金很少——确实很少(拿出钱包)……我们要有自嘲的精神。
4、我问几位同学,什么是成功的人生?有同学说赚大钱,有同学说有事业,有追求,也有同学说,要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这些都没错,但我最喜欢一位同学的回答:成功的人生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之前的答案无论涉及名还是利,都是以“我”为中心的,都是唯我论,哪怕你的抱负是解放全人类,还是唯我论——别人还不想被你解放呢。这位同学提到家庭的幸福,这是突破了自我中心,从小我走向大我了。幸福不能只建立在更多的占有上,而是要在奉献中获得。
5、傅佩荣教授的书上说人的行动有三个层次:身体(Body)、心智(Mind)、精神或灵魂(Spirit/Soul)。刚才我问这位男生,觉得自己的女友美不美,是不是世上最美,他很肯定的回答我,当然是。他用什么来衡量美呢?是用Soul。我们当下的选秀选美,都是通过的一定的标准,身高体重三围这些数据来衡量,这是什么?这是用Mind,而相爱的人之间,是用Soul。用Body谈恋爱,那是李宗瑞;用Mind谈恋爱,那是非诚勿扰;用Soul谈恋爱,是我们这位可爱的男生。如果说李宗瑞的境界在地下,非诚勿扰的境界在地板上,我们这位同学的境界,是在天上。
6、女同学也一样,你爱着一个人,即使他不富裕,但他会在每天早晨给你买一个2元钱的鸡蛋饼。而有一天有一个富二代追求你,送你一辆法拉利,我们知道一辆法拉利能换几百万个鸡蛋饼,但你不会这样去比较,爱不是用尺子量的,也不是点钞机点的。如果有一天你的心里去比较了,那么爱在那一刻就不存在了。
7、黑格尔说“劳动陶冶事物”,只有人才会劳动,比如我是木匠,把一堆木料加工成小板凳,当小板凳做成的时候,它就不再只是一堆木头,而是凝聚了我的一段生命,我把大脑里的一种设计理念灌注到天然材料上,做成了属于人的物品,这就叫陶冶事物。
8、201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抓住心灵的微光”你会怎么写?我会这样说: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会闪过微光,只是对普通人来说,它一瞬即逝,而天才的艺术家、文学家们用他们的技艺将内心的微光外在化,创作了艺术作品。我们欣赏艺术品,无论绘画、小说、音乐,都是用我们的灵魂,而不是心智去欣赏。也许同一段音乐,你18岁时听过,毫无感觉,但是经过两年大学生活,离开父母,经历了成长后再去听,你就被感动了,你会觉得“这个艺术家说出了我心里也有过的感受,只是我没有写下来”。艺术能打动人,不只在于技艺的高超,而是捕捉了人类心灵的微光,这个微光属于每个人,你我都有。
9、中国哲学正在影响世界哲学的发展,西方哲学历经2000余年,到19世纪末才真正开始从天上降落到人间。就像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1条所说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10、从时间在先的角度讲,父亲先于儿子。从逻辑在先的角度,儿子是父亲的前提。我的孩子2010年1月22日出生,在1月21日,我就还不具有父亲这层身份,只有孩子出世,父亲才成其为父亲。哲学的本体论,就是在这个层面上探讨世界的起源。
11、有生于无,就是一个本体论问题,“无”是“有”的逻辑前提,同样的,世界上如果都是白色,我们就不会知道有黑色,如果每个人都不死,我们也就不知道自己活着,也不知道时间的意义。人类的伟大成就,正是建立在人对死亡的领悟上,人都知道自己会死,所以人类才会珍惜有限的时间追寻人生的意义。各位能在青春年华走进大学,坐在这里听课,正是因为这样的青春一去不返,如果我们长生不老,我们就不会去做任何努力——现在不听课,五百年后再听也一样嘛。可是我们都知道人生的有限,所以人类才会珍惜时间,创造伟大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