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当地时间2014年1月13日,我校通识学院、健康学院寒假赴美考察团一行六人在健康学院院长、通识学院副院长祝亚平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进行考察学习。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是美国最负盛名且是最顶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历史悠久,也是美国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创始会员之一。校内学科门类齐全,教育资源充实,科研能力强大,近年来由于地近硅谷,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学研互动发展链条,与斯坦福大学等并称为美国工程科技界的学术领袖,曾有72位诺贝尔奖得主在伯克利校园工作和学习。
考察团一行首先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文理学院进行考察访问。伯克利分校文理学院的组织结构非常传统,属于西方教育体制中的分学科综合教育组织,多数学院下设若干学部,以系为主干。这其中,既有传统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亦有新兴的生命科学及诸多跨学科研究。因此,负责全校四分之三本科学生教育的文理学院,是全校14个学院中最为重要,也最能体现了伯克利分校办学特色与强大实力的综合学院。
通识教育是伯克利分校文理学院本科办学的根本方针。早在1963年,前加利福尼亚大学校长的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就曾发文表达了将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立成综合科研能力与人文精神,能为学生提供全面教育的“多元大学(multiversity)”这一教育理想。表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文理学院并不立刻将大一新生分入专业学习,而是提供涵盖“美国文化、艺术与文学、历史、哲学与价值、社会与行为科学、国际研究、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八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这八大模块选择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相对成熟的基础性学科,坚持基础性和覆盖面,具备相当的深度和系统性,以改变学生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角度为己任,努力发掘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与批判性思维,最终目的是养成学生人格,塑造具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天华校训“为做人而学习”恰好与之不谋而合。
以“学识”与“多元”为办学理想的伯克利分校,处处展现着其“自由创新”的校园文化。从文理学院到校图书馆,整个校区内既有优美典雅的古典建筑,亦不乏简洁犀利的现代大楼,二者风格迥异却相处和谐,正如伯克利分校坚实厚重的学术传统与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这也让考察团成员感受到,唯有兼容并蓄的学识土壤,才能盛放理性批判的智慧之花。
此次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之行实现了我校与世界著名高校的沟通交流,通过访问、考察与学习,为通识教学部未来的课程建设及学生培养等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优秀的效仿对象。
本次通识学院和健康学院联合赴美考察团由健康学院院长、通识学院副院长祝亚平担任领队,成员包括通识学院院长助理聂晓晶、办公室主任梁洁以及通识学院游洋阳、王慜超和健康学院刘敏,一行6人,主要考察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设计思维教学、慕课、云教育及康复医疗专业内涵建设以及硅谷知名企业与高校在创新实践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成功典范。(通识学院 游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