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天华未来领导力课程研修班”成功举办
发布人:梁洁  发布时间:2021-12-03   浏览次数:114
根据学校《关于进一步推动因材施教的工作框架方案》,对各方面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在日常教学之外开展个性化培养,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从本学期开始,由通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组织校内外师资开设“天华未来领导力课程研修班”,在原有党校学习的基础上,增加关于天华办学精神、创新创业和个人领导力提升的专题报告,使学员厚植爱国荣校意识,增强对天华的归属感。
首期研修班以第34期高级党校为依托,以一百余名入党积极分子为培训对象,自9月27日至11月12日共开展高水平讲座5场。以下为研修班精华内容回顾(主要摘引自天华学院党校主页新闻报道):

9月27日,天华学院第34期高级党校暨未来领导力课程研修班首场讲座于日阶102教室隆重举行。党委副书记、校长叶才福作《三思而优》专题讲座。


叶校长从“学思行”入手,引出“学而思,思而行”。他强调,提升自我认识水平首先要做到“学思行”,善学者明、善思者智、善行者远。其中“思”承上启下,思维品质最为重要。叶才福现场与入党积极分子们展开关于“三思”的讨论,从时间、空间、人性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引出本场讲座“理性思考、均衡思维、求真思想”三个主题的内容,并从“什么是理性、为什么不理性、理性的关键点”三个方面来阐释理性思考这个问题。


叶校长用一个数豆子的游戏调动了全场的气氛,并生动自然地引出了关于理性这一问题的讨论。他表示,“理性思考”即有利,做事权衡利弊,并引用经济学中“边际”的概念,希望学员们善于盯住最后一个新单位,关注当下最重要的点。

随后,叶校长用写数字博弈的游戏,为大家讲解了均衡思维的概念。均衡思维即有度,将各种力量达到相对稳定、眼前最优、适度不变的状态,需要大家善于寻找有意义的不动点状态,统筹规划全局。学会沟通与商量,做到利益兼顾,“兼听则明”,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叶校长指出,求真思想即有章,做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回归本真,顺势而为,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和客观规律所在,激励大家善于探求事物未来发展的演变趋势。同时,叶校长也为入党积极分子们阐述了管理者气度和自我认知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提出要学做人,学本领,学方法,自觉养成理性思考的品格,要认识学习,勤于反思,求真思辨,三思而优!


10月8日,研修班第二次讲座于晖华楼小剧场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教授、我校商学院指导教授胡海鸥作《价值观的梳理,领导力的提升》专题讲座。讲座由党校校长、党委组织部长周凯波主持。


胡教授紧密联系“价值观”“领导力”两个方面,提出领导力是一种没有不行,有了不够的能力;领导力的强弱有无是衡量人物、人才、人手的重要标准;领导力是外在形式下的内在灵魂;领导力是可以统领其他能力的。其中,他强调领导力是实现目标的前提,领导力可以善也可以恶,并通过举例不同历史名人的事件来区分邪恶、正义、战术型等的领导力,他表示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各类领导力,要有强大的逻辑来提升、修正错误的领导力,需要找到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支撑领导力,反之,则会有负面影响。
接着,胡教授通过真实案例来引导同学认识正确的领导力在生活中的运用。他在与同学们分享的不同案例中展现了领导力正确的引导方向是在错误面前劝导他人遵守规则、坚持原则、守住底线、接受真话。他认为领导力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听懂,更需要在实践中学会变通,要对未来有想象和判断力,从而鼓舞公众追随领导者;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有承担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在队伍遇到矛盾冲突时有沟通协调不同利益的能力,保证团队齐心协力;在遇到斗争时有防卫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领导力的提升需要结合“表现的领导力”与“领导力的表现”,真正的领导者要有智慧内涵、道德感和价值观的制高点。胡教授指出,领导力的提升需要将学习与实践紧密联结,不断地领悟,将领导力表现在小事中,表现在举手投足之间,在一举一动间修炼领导力。

10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我校人工智能学院指导教授杨煜普为学员们带来一场《科学精神、素养与境界》专题讲座。讲座由教学党总支书记、通识学院副院长聂晓晶主持。


讲座中,杨教授向学员们分享了自己与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一起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并通过这些经历介绍了五条亲身体会,即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要对自己有信心,做你认为正确的事,不要因为大多数人反对而改变,对意料之外的现象要有充分的准备等。他指出,一个人的领导力其实就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格调,而对于格调的培养来讲,科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在讲座的最后,杨煜普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了科学精神,科学素养和科学境界。


10月18日,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博士后、上海市静安区政协委员、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贺仁龙应邀来校,为研修班学员带来《科技创新策源与高端产业引领》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通识学院常务副院长裔勇刚主持。


贺院长从“全球ICT产业科技创新竞争态势”“ICT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与问题”“集成电路产业链短板分析”三大板块展开说明。他通过讨论中美贸易战这一焦点话题展开分析,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大对高新技术投入力度。中国在5G、人工智能、能源科技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并且处于加速发展时期。中国ICT产业创新在全行业创新能力领先,龙头企业数量连续上涨。在国内国家顶层设计对创新体系、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提出要求,在国外科技竞争也成为了大国之间竞争的焦点,各国在激烈的竞争博弈中广泛使用产业政策措施以达到战略目标。


基于十四五规划,增强创新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主体企业、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来强化我国ICT产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贺院长表示通过分析ICT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在人工智能方面,美国总体领先,中国与美国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差距在持续缩小,欧盟正在改变其监管体系促进创新,排名第三。在半导体方面,中国企业研发强度增幅最大,有了新的突破,专利增速快。在我国ICT产业细分领域创新能力评价中,人工智能创新指数发展最好,电子产业总体发展态势好,我国创新能力指数不断提升,创新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集群不断涌现,但在技术转移时也存在问题。最后,贺院长通过对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分析,他表示,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凭借政策、资金、市场、国产替代等优势,已经成为世界集成电路产业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产业结构趋于优化,设计业占比升至第一,但在制造方面仍有不足。他强调,我们可以从各大数据中学习我们平时看不见的领域,我们仍存在差距,我们应该把握机会,瞄准高目标并为之努力。

11月12日,研修班第五场讲座由副校长龚春蕾主讲,讲座主题为《天华十坚持》。本次讲座由教学党总支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丁彩霞主持。


龚副校长从“什么是坚持”这一问题着手,引出本次的讲座内容,并提出坚持应该是一种信念,一种执着,基于信念与执着产生的一种持久、稳固的行为。随后,她从大家眼里的天华出发,将天华的办学与发展状态呈现在大家眼前并加以解读,通过一种推心置腹的价值观、认同感的共情,提升个人目标与整个组织行为之间的同向性和一致性。

讲座中,龚副校长从坚持立校为公的教育理想、教育学生做人的办学理念、富有学校特点的专业布局、建设以博士为主的教师队伍、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等天华的十大坚持,向学员们系统介绍了我校经典阅读计划、“活力课堂”、教育国际化等特色教育教学活动。通过介绍学校十六年来坚守的准则,让学员们对学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号召大家在未来从经常性的自我反思出发,进一步打开视野,把创新思维和领导力的提升当作现在以及未来能够自我加压的目标,最后回归于当下的学习和生活,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为人、为学,能够找到自己的坚持,成就自我的发展。

11月12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第34期高级党校暨未来领导力课程研修班结业仪式在晖华楼报告厅顺利举行。副校长龚春蕾,党委组织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凯波,通识学院常务副院长裔勇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丁彩霞出席本场活动。结业仪式由教学党总支书记、通识学院副院长聂晓晶主持,全体第34期高级党校入党积极分子暨未来领导力课程研修班学员参加。

语言文化学院蔡竑焜和初等教育学院秦雨露两位优秀学员,结合学习过程和自身经历,对此次培训的体会进行了分享与交流。蔡竑焜提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发光发热。秦雨露对此次课程中的学习经历和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了分享,并结合初等教育学院寝室结对的活动范例,提出要利用研修所学,精准落地为群众干实事。


聂晓晶对于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对全体学院提出了希望,他指出,真正的领导力源自身体力行,希望大家未来能够成为“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的“好领导”。他代表学校向学员们表达了美好祝愿和深切期待,希望学员们通过研修能够加深对天华价值观的认同感,提升对母校的归属感。
最后,与会领导为各学院的学生代表颁发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天华学院第34期高级党校暨未来领导力课程研修班顺利结业。


希望学员们能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爱党爱国、甘于奉献,成为具有未来领导力的优秀天华学子。



文 | 刘嘉诚 庄芹 等   图 | 记者团    供稿 | 天华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