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课堂”的天华实践——我院领导应邀参与上海电机学院教学改革讲坛
发布人:梁洁  发布时间:2021-05-21   浏览次数:169

5月14日下午,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教学改革讲坛,我校副校长兼通识学院院长龚春蕾、教学党总支书记兼通识学院副院长聂晓晶受邀担任主讲。本次讲坛主题为“活力课堂”教学改革的天华实践:学校视角VS教师视角。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若凡教授出席本次讲坛并致欢迎词,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全体教师参加讲坛。


龚春蕾副校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天华学院五年来在“活力课堂”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她提出,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天华学院将“活力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凸显教学成效的主要抓手。龚老师围绕活力课堂改革的来龙去脉,模型要诀,实施路径以及长效激励四个部分展开。源于师生真实的需求、开展师资国际化培养战略以及天华学院的建设规划,天华学院开启了“活力课堂”教学改革,并提出“活力课堂”教学模型,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横向轴线,教师、学生、技术的纵向轴线,形成12个模型要素,提炼总结了“活力课堂”通用要诀和学科要诀。教学实践中通过示范观摩课评价、试点课程综合评价、在线课程建设评价以及教改论文达标评价等环节实施“活力课堂”改革,学校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保障教学改革。


聂晓晶副院长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从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视角分享了“活力课堂”的实践案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原理”课拟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在思政课的一般难题,另一方面体现在“原理”课面临的特殊难题,以及学生学习中遇到实践难题。运用“活力课堂”模型解决教学问题,具体表现为课前设置任务清单,先习资源推送,课中研讨先习内容,引出问题,课后引导学生联系时政,阅读经典,鼓励输入,考核输出。同时,“活力课堂”注重线下线上相结合,建设课程在线学习中心。


通过本次交流,两校、两院之间在教学改革经验方面相互学习,彼此促进,上海电机学院杨若凡副书记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位领导高度评价了天华“活力课堂”教学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希望双方今后加强教学科研的交流互动,共同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